廣東省科協學會學術(企業工作)
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省科協學會學術和企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廣東發展總定位總目標,全面推進科技社團高質量黨建,強化學術品牌引領,提高科技社團公共服務質量和實效,推動科技社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科技社團政治凝聚力、學術引領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為“雙區”和兩個合作區以及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砥礪奮進,以昂揚的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全面推進科技社團高質量黨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以迎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為主線,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行。加強省級科技社團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推動省級科技社團在理事會層面建立黨的組織,把黨對科技社團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加強省級科技社團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編寫適合科技社團特點的黨組織工作手冊,制訂實施科技社團黨組織評價標準。加強省級科技社團黨組織負責人、黨建指導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黨務工作能力和履職能力,對省級科技社團黨組織負責人抓黨建工作進行評議。做好入黨積極分子規范性培訓和培養工作,發展一批科技社團骨干加入黨組織。繼續實施省科協掛鉤聯系省科技社團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力求實效,促進科技社團黨建工作水平的提高。繼續推進廣東省科技社團一體化智慧黨建平臺建設,完善“互聯網+黨建”工作體系。辦好科技社團大講堂。加強科技社團黨建工作研究。指導各地市科協推進全省科技社團黨建工作的“兩個覆蓋”。
二、持續激發科技社團內在活力。深入實施《廣東省科協團體會員管理辦法(修訂稿)》,引導科技社團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支持學會發展外籍和港澳臺會員,推動科技社團健康有序發展。按照“七有一滿意”的建設目標,培育一批社會信譽好、內部管理規范、學術水平高、發展能力強、服務成效顯著的特色一流科技社團。發揮《廣東省科協科技社團綜合能力評估辦法》的導向作用,推動省級科技社團自覺對標對表,以評促建,提升評估實效,激發科技社團活力,努力培育一批全國一流的科技社團,提升全省科技社團整體發展能力。組織舉辦學會秘書長沙龍、學會能力建設研討會,促進會會融合,促進省、市級學會的共同提高。
三、深入實施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持續打造廣東省科協學術活動月、嶺南科學論壇等高端學術交流品牌,發布《廣東省重要學術活動指南》。積極爭取全國學會的高端品牌學術活動在廣東舉辦。支持科技社團聯合主辦、承辦有影響力的國際(港澳臺)學術會議,開拓形式多樣的學術會議模式。支持創設國際化高端主場交流品牌,打造具有學科特色的學術活動集群。打造省科技社團學術交流平臺,匯聚科技社團學術交流、學術服務資源,提高省科技社團期刊論文發表質量,促進優秀期刊培育工作,推動科技社團高質量學術品牌建設,提升科技社團學術交流影響力。支持省級學會培育、建設具有較好品牌效應、較強發展潛力的科技期刊,提高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國際化水平,促進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和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提升,努力打造一流科技期刊。
四、大力拓展科技社團公共服務空間。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廣東省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支持省級學會進一步提升科技社團公共服務能力。發揮省科技社團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作用,在集聚省科技社團科技公共服務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省級科技社團公共服務產品的標準化、市場化、信息化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廣東省省級學會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評價工作試點范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工程技術人員專業資格互認工作取得新進展。
五、深入開展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圍繞“科創中國”總目標,發揮全省科協人才智力優勢,繼續深入推進《廣東省科協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的實施。大力推廣廣州、深圳、東莞松山湖、佛山等“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的工作經驗,聯合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社團的力量,推動科技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向創新一線流動,推動“科創中國”試點示范效應持續顯現。積極對接國家級學會建設科技服務團隊,面向全省重點區域、產業集群、中小型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鼓勵支持開展創新創業大賽,展示創新創業成果。協助組織開展“雙創”活動周系列活動,參與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評估工作。推進院士工作站、科技專家工作站、學會科技服務站建設,助力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
六、大力推動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推動中央駐粵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等成立科協組織,爭取實現試點城市所轄園區企業科協組織全覆蓋。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各地市科協和省級科技社團發動本地區企業、會員企業積極組建企業科協組織,發揮省級科技社團的作用,推動院士工作站、科技專家工作站和有條件的科技服務站建設企業科協,不斷擴大企業科協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聯合省工商聯繼續推進《關于加強民營企業科協組織建設助力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加強省科協科技社團與省工商聯商協會的對口聯系,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