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廣東光學大會(GDO 2021)
廣東省光學學會2021年學術交流大會
粵港澳大灣區光學界產學研合作交流大會
預通知
2021年12月10-12日
(會議信息將通過廣東省光學學會郵箱、網站、微信公眾號、傳真等發布和接收)
廣東光學界的盛會,粵港澳大灣區光學界產學研交流的平臺,光學領域新進展、新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展示的舞臺—— “2021 廣東光學大會”(GDO 2021)/“廣東省光學學會2021年學術交流大會”/“粵港澳大灣區光學界產學研合作交流大會”定于2021年12月10-12日在珠江三角洲召開,會議期間將舉辦各種專業活動。歡迎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光學及光學工程領域的專家、科研人員及企業代表出席并以各種方式參與本次大會。會議預通知如下:
一、大會支持單位: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中國光學學會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
二、大會主辦單位:
廣東省光學學會
中山大學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城市大學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
三、大會協辦單位:
澳門照明與光電學會
深圳市光學學會
廣州光學學會
中山市光學學會
廣西光學學會
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
(部分參與協辦企業或機構)
四、大會承辦單位:
舉辦地單位
廣東省光學學會各專業委員會
五、大會顧問:
周炳琨院士
徐至展院士
姚建銓院士
計亮年院士
曹鏞院士
姜中宏院士
陳星旦院士
劉頌豪院士
范滇元院士
周克崧院士
于起峰院士
余振新教授
六、會議時間和主要日程:
10日(周五) 報到
11日(周六) 學術交流報告會
12日(周日) 學術交流報告會及產學研交流研討會
七、會議征文:
1、征文范圍:
1) 光學新材料
2) 光學精密測試技術
3) 光學薄膜技術
4) 非線性光學與介觀光學
5) 激光物理與技術
6) 紅外與光電器件
7) 光電技術與系統
8) 激光先進制造技術
9) 生物醫學光子學
10) 瞬態光子學
11) 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
12) 全息與光學信息處理
13) 顏色科學與影像技術
14) 光學設計與光學制造
15) 環境光學技術與應用
16) 空間光學與光學遙感應用
17) 微納光學原理、制備工藝與器件應用
18) 光成像與光學超分辨技術
19) 光學傳感技術
20) 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
21) 發光與顯示技術
22) 能源光子技術
23) 光學教學與培養研究
2、征文要求:
1)論文投稿格式:會議接受光學及光學工程領域研究工作的論文摘要及論文全文投稿。論文摘要請提供一頁的詳細摘要(包括題目、作者、單位、詳細摘要、關鍵詞、資助課題、作者簡介,中英文均可);論文全文投稿具體撰寫要求請參照學術類刊物。所有稿件請同時使用Word和PDF兩種格式投稿,來稿需要給出作者(第一作者或聯系人)的聯系電話和E-mail。
2)論文投稿截止時間: 2021年11月16日
3)投稿請將電子版發至學會郵箱:gdos@mail.sysu.edu.cn,郵件標題請注“2021廣東光學大會投稿(姓名)”字樣。
七、會議交通安排:
學會將協調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深圳市光學學會)、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光學學會、中山市光學學會等單位,安排大會聯絡負責人,負責發布大會有關通知、組織參會、安排交通車定點接送等事項。大會具體交通安排見第二輪會議通知。
八、會議注冊費及相關費用:
會議注冊費及住宿安排見第二輪通知。
大會將視繳費情況安排企業等單位以產品展示、展板海報、宣傳資料等形式作介紹,具體介紹形式請在10月底前與大會聯系落實,以便大會安排。(聯系人:何曉林 18565549959)
九、會議聯系方式
主辦單位聯絡方式:
廣東省光學學會(會務組)聯系人: 麥嘉雯 胡心怡 何曉林
學會電話:020-84114108 學會傳真:020-84113306
學會手機:18565549959(微信同號);13710770148
學會郵箱:gdos@mail.sysu.edu.cn
學會網站:http://www.19cms.com
“廣東省光學學會”公眾號
學會地址: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校本部)激光所
會議有關安排的詳細通知將通過學會郵箱、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布,請各單位相關負責人協助轉發或張貼大會的有關通知。歡迎參會人員通過各種方式與學會聯系。
廣東省光學學會
2021年6月28日